文谈宠物经济:养宠物是年轻人的自我治愈


据某机构调研,中国人2019年有望在宠物上花费2020亿元,较去年增加19%。高消费的背后是庞大的宠物数量,中国现在的宠物猫狗数量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24年将拥有2.48亿只宠物

 

据某机构调研,中国人2019年有望在宠物上花费2020亿元,较去年增加19%。高消费的背后是庞大的宠物数量,中国现在的宠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24年将拥有2.48亿只宠物猫狗,如果这一数字准确,甚至超过了不少国家的总人口数。

人对宠物的钟爱古已有之,几百年前,诗人陆游就写过“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的诗句,一幅温馨的治愈系画面跃然纸上。李敖的名言“认识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狗”广为流传,其实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兰夫人。古今中外的故事都向我们证明,人和宠物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你没有爱了,你需要陪伴,养条狗啊!”马薇薇在《奇葩说》中的金句,道出了宠物经济火爆的重要归因:杂糅着特殊的感情寄托,宠物经济,就是年轻人的“孤独生意”。

宠物经济火爆,映衬着年轻人渴望陪伴的心。当前,中国的单身成年人已经超过两亿,其中,有超过7700万的成年人过着独居生活,而中国城市的宠物猫狗主人中,几乎有一半是90后,约一半是单身。对这些“独而不愿孤”年轻人来说,宠物是一场“爱的投资”,是暂时逃避生活繁杂的温暖栖息。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流传着一份“孤独等级表”。从“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去餐厅吃饭”到“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去做手术”,层层递进,向我们展示了单身人群在参与各类活动时,心中所感受到的不同级别的孤独感。“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不少年轻人在听到这句歌词时,都会红了眼眶。

怀揣着“诗和远方”的理想背井离乡,在格子间般的大城市变为一个个孤立的原子。生活压力与内心孤独的夹缝之间,宠物成了排遣孤独感的最佳渠道。

交一个朋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与之相比,养一只宠物则容易很多。与其在人际交往中过度耗费心神,年轻人更愿意在宠物身上倾注金钱和精力,以获得更直接的愉悦享受和情感回馈。试想一下,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如果有一只猫咪能在你怀中与你相伴,是不是会安心很多?

同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短腿圆屁股的柯基,还是长毛仙女布偶猫,天生自带“萌萌哒”属性的宠物,往往可以利用软萌可爱的外形和单纯无邪的内心,恰到好处地安抚年轻人心理和感情的缺口。

过去管儿子叫狗子,现在管狗子叫“儿子”。给宠物洗澡、喂饭、打扫卫生的过程看似繁琐,却往往是一个年轻人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光。在这段付出爱又接受爱的过程中,他们心中是满满的获得感与充实感。

宠物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孤独经济,与宠物产业链类似,让一只毛茸茸玩具陪你吃饭、一人KTV、一人小火锅,都是为了“治愈孤独”而生。如果说孤独是城市生活的副作用,那么孤独经济的背后,则折射出年轻人对精神生活品质的追求。在为生活打拼之余,他们还注重打理自己的精神世界。渴望温暖、渴望陪伴,与这种渴望相适应的是审美模式的变迁。与父辈相比,年轻人们的情感需求有时更纯粹,更直接,也更容易在生活的周边发现美,获得精神依赖。

也许是家中地板上打滚的猫,或者在火锅店坐在你对面的毛绒小熊,都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这城市可能不那么温暖,也至少没那么冰冷,总有一个瞬间,你不再是一个人。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