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呈加剧态势,已成为继PM2.5之后又一制约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污染物,而日照强、云量少、风力弱的夏季是臭氧污染的高发高峰期。福赛生物技术研发副总刘士伟表示,治理臭氧污染不同于煤烟型污染的治理,因为臭氧属于二次污染物,要做好治理工作,首先要了解臭氧的成因和形成的机理,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臭氧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很多人对臭氧的认识还停留在中学地理课本里的“阻挡紫外线”、“地球保护伞”阶段,但臭氧的真实作用是随着其所在高度而有所差异的。
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臭氧层,存在于平流层,距离地表上空10-50km,而在人类生活的对流层,臭氧主要是由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物质受到高温、太阳辐射催化形成的,这些臭氧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导致温室效应,还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
>臭氧浓度约为200微克/立方米时:对眼、鼻、喉有刺激的感觉。
>浓度1300微克/立方米时:肺气泡气体扩散能力将显著下降。
>浓度为2000-400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1-2小时后,能使肺细胞蛋白质发生变化,眼睛和呼吸器官有急性灼烧感,并且中枢神经发生障碍,感到头痛。
臭氧污染治理的三大难点
从发达国家控制臭氧污染的经验来看,臭氧污染的治理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这主要是由臭氧的特性决定的。
首先,臭氧的大气寿命较长,可以远距离传输,形成区域性污染;控制臭氧污染必须厘清不同区域间的相互贡献,实行区域联防联治。
其次,臭氧的化学生成机制复杂,与前体物的关系呈非线性,削减臭氧前体物排放需符合一定的科学比例并且因地制宜,不合理的减排反而可能导致局地臭氧污染的加重。
再次,在臭氧形成机理上,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属于VOCs控制型。因此,臭氧治理的关键点集中在VOCs。臭氧的VOCs前体物来源复杂、种类繁多、活性差异大,因此精准控制难度大。
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浓度同比上升6.5%,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41.8%,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比已超过PM2.5,臭氧治理必然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前不久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是明确提出“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的要求。
蓝天保卫战升级 臭氧污染成“十四五”焦点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意义重大,已经启动的“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编制中,特别针对臭氧的两项前体物VOCs、氮氧化物设计减排目标。去年6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要求把夏季VOCs攻坚行动放在重要位置,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举措。
部分省市也下发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如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明确提出强化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强化督察执法和考核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