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瑞士山地犬的外形特征



  大瑞士山地犬
头部结实,吻部相对于颅骨较粗短,眼睛为谈褐色至粟色的多种颜色,眼神深沉温顺,充满智慧和爱。眼睛上侧有对称的棕褐色斑点。鼻子黑色。耳三

 

  大瑞士山地犬

头部结实,吻部相对于颅骨较粗短,眼睛为谈褐色至粟色的多种颜色,眼神深沉温顺,充满智慧和爱。眼睛上侧有对称的棕褐色斑点。鼻子黑色。耳三角形,较小,下垂。颈部粗壮而短,胸部十分宽厚,背部结实健壮,背线平直。下腹微上提,但不太明显。前肢健壮,笔直;后肢粗壮结实。足中等大小,短而圆。尾始终下垂,不向上卷曲。被毛外层毛较粗硬,光顺平滑,长度不超过5厘米,另有厚实的内层毛。被毛颜色主要是黑色和棕褐色,棕褐色区域以黑或白斑分布边界。头部从额头到鼻子周围一条白色斑条,白色有的延伸到胸部、脚趾、尾端等。

大瑞士山地犬,这种瑞士本地犬是大型斗牛獒犬最早的后代之一,古罗马人将这种大型斗牛獒犬带到阿尔卑斯山地区。在瑞士的偏远地区,大瑞士山地犬被农场主用于放牧牲畜、守卫和拉车。瑞士的四种猎犬中,大瑞士山地犬是体形最大最古老的一种。许多年来,瑞士以外的地区对大瑞士山地犬的起源知道得很少,但大瑞士山地犬对圣伯纳犬和罗威纳犬的早期发展是有帮助的。

19世纪末期,许多以前大瑞士山地犬所做的工作都由其他品种的犬或由机器代替。1908年,大瑞士山地犬被介绍给著名的犬类学家阿尔伯特·黑恩 (Albert Heim),而这之前,曾认为大瑞士山地犬已经灭亡。阿尔伯·特黑恩(Albert Heim)号召养犬者都来拯救这种古老的阿尔卑斯犬种,并且阿尔伯特·黑恩(Albert Heim)还将其他的一些犬种引进瑞士。1910年,瑞士养犬俱乐部将大瑞士山地犬登记在册。

  弗兰德瑞克和帕车西亚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次犬展中看到大瑞士山地犬后将第一头大瑞士山地犬带至美国。

人们逐渐开始喜爱这种犬。1968年,为争取美国养犬俱乐部承认大瑞士山地犬,美国的大瑞士山地犬俱乐部成立了。1993年3月17日,美国大瑞士山地犬俱乐部将1300头大瑞士山地犬移交给美国养犬俱乐部。1995年4月1日,美国养犬俱乐部正式接纳大瑞士山地犬为工作犬。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