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以后,人的变化你想象不到


去年,一个来访者对我说,“我决定养一只猫。”
听起来,这只是稀松平常的一个举动。放到别人身上,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但对于难以进入亲密关系的她而言,这个

 

去年,一个来访者对我说,“我决定养一只。”

听起来,这只是稀松平常的一个举动。放到别人身上,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但对于难以进入亲密关系的她而言,这个决定,让我听到了她内心坚固城墙打开一点的声音。

之后的咨询,她和我分享养猫的点滴,我看到她在成长。

养猫半年后,她的依恋创伤似乎得到了某种抚慰,她遇到喜欢的人,并且和那个人走进亲密关系。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好奇——

宠物的链接,真的有这么神奇?

有宠物的陪伴,我们的生活真的会变得更好?

今天,想来聊聊宠物之于人类的心理意义。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也许只有宠物能给你

说起人和宠物的故事,我第一时间会想到那部治愈很多人的《流浪猫鲍勃》。

每次看这部电影,我都会又一次感叹:

宠物对人的治愈,不只是陪伴,它的爱甚至能唤起一个人改变的动力。

电影的主角是一只橘猫和一个男人。

鲍勃是只流浪猫,没有主人,经常饿肚子。

男人是个流浪汉,居无定所,还染上毒瘾,人见人嫌。

当这个男人遇上这只橘猫时,一切开始悄悄发生变化。

男人住进救助房,橘猫从厨房窗户悄悄溜进来,男人没有赶走橘猫,而是把它喂饱,并允许它睡在他的床上。

第二天,橘猫又来找这个男人,身上带着血痕。男人带橘猫去看医生,身上仅有的饭钱也拿来付了药费。

橘猫病好了,男人想送走它,可橘猫不走,死死跟住男人,陪他去卖唱。

于是男人成了橘猫的主人,给它起名鲍勃。

在鲍勃的陪伴下,男人彻底戒毒,找到工作,走出落魄的深渊。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后来鲍勃火了,它与男人的故事被写成书,拍成电影。

为什么猫的出现,给这个男人带来的改变如此之大?

其实,猫比人类更纯粹,更能提供长情的陪伴和趋近于无条件的爱。

它们不评判,不贪心,不要求,不过度索取,不带着有色眼光。

就像英国诗人艾略特所说:“动物是最可亲近的朋友,它们从不提问,也从不指责。”

在《流浪猫鲍勃》中,男人沾染毒瘾,连他的父亲都嫌弃他。

但在鲍勃眼里,自己饿了,男人会给它吃的;自己生病了,男人会带它去看病。

这些就足够它去信任和爱这个男人,即便男人毒瘾发作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它都深情地陪着他。

当一个人在复杂的人类世界,

被遗弃被忽视被逼到边缘时,

Ta需要的就是这种「不带评价的爱」。

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这种爱。

但人类感情世界充满诱惑、竞争、攀比,这种爱太难寻,而宠物慷慨地给予了我们。

不管你今天是成功抑或失败,精致抑或邋遢,快乐抑或痛苦,总有一双眼睛深情注视你,总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紧紧追随你。

这太珍贵了。

它非常接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当一个人获得无条件积极关注时,会感知到自己是被接纳和被爱的,也能由此确认自己的价值。

电影中的男人从未在父母或周边人身上感受到过这一点。

但鲍勃对他的陪伴和爱,让他意识到——

无论自己在其他人眼里多么糟糕,自己仍然是值得被爱的、是被需要的。

正是这份确认,让男人有更多希望和勇气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有一种疗愈

不是「被爱」,而是「去爱」

如果人类只是从宠物身上得到,那么宠物的治愈力不会那么深刻。

正是因为我们「得到」的同时,也在「给予」,我们与宠物的关系才变得有重量。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从小被寄养在外婆家,与父母关系生疏,长大后她对亲密关系非常恐惧,她一直觉得自己内心是残缺的。

她很喜欢猫狗,但是却没有养,她有很多理由:比如经常搬家和加班。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她不敢去爱——

一个残缺的人,要怎么去爱另一个生灵呢?

后来她的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大事:谈恋爱和养猫。

谈恋爱后,即便男友很温柔,她也体验到了被爱的感觉,她的状态其实没有太大改变。

而养猫后,她的变化很大,眉宇间不再总是带着悲伤的神色,也不再搬家和换工作,

甚至因为经常带猫去男友家,与男友的关系变得更亲密。

为什么在猫咪身上,她似乎收获到的能量更多?

这是因为恋爱关系里,她常常只是「被爱」的那个人。

她小心翼翼地确认自己被爱着,这当然很治愈。但她内心的胆怯没有被突破,残缺感也没有被完整看到。

她无法和男友说出内心对爱的黑洞般的渴求,她知道男友再温柔也无法满足这个需求,没有任何人满足得了。

而养猫的过程,她是「主动去爱」的。

既是去爱这只小动物,也是去爱自己内心那个曾经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小孩。

她的工资不高,却愿意花钱买很好的猫粮,每天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那只小猫。

几个月后,瘦弱的小猫长得白白胖胖,不怕生,特别粘人。

朋友很满足,看着猫一天天长大,内心的残缺感竟然像是愈合了一样。

因为,得到爱是一种疗愈,主动去爱,更是一种疗愈。

在主动去爱的行动中,我们看见了对方的需要,承担着关心他人的责任。我们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世界发生了真正的联结。

最重要的,我们发现原来自己的内心,有爱的能力。

就像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所说——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

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足、我的能力。

宠物也是一面镜子

照出我们不安全依恋的一面

不管是宠物对我们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还是我们通过宠物学会爱,都印证着我们安全依恋的一面。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通过养宠物获得这样的疗愈,很多人最初养宠物都会经历一段难熬的时间。

这个过程,也暴露了我们在关系依恋中,不安全的一面。

首先是,在依恋关系中表现出较高的「焦虑」。

焦虑程度高的人,会过度担心宠物安全,对宠物占有欲过强,

在宠物去世时表现出极端情绪反应,并且可能用过度爱宠物来回避社会关系。

我曾经听过一个来访的故事,记忆很深刻。

这个来访养了一只狗,大部分时候对狗非常疼爱。

可是,只要每次她回家发现狗不跑过来迎接自己,她就会非常受伤,闷闷不乐地跑回房间。

而且,当她发现狗更粘她的母亲的时候,她很生气,想要把狗送走。

这只狗没有给到她治愈,反而加深了她的焦虑程度。

在恋爱关系中,她也同样焦虑。只要男友不及时回复信息,她就会连环轰炸男友。

焦虑的背后,是害怕失去,必须要反复确认自己得到和握紧了爱,才觉得安全。

其次,在依恋关系中表现出较高的「回避」。

回避程度高的人,对宠物也没有亲密感,不会因为宠物的离开难过。

我的一个来访和女友养了一只猫,养猫时,他和猫没有很亲密,分手后,女友把猫带走了,他也没有很难过。

后来,他再也没有见过那只猫。

他说他并没有那么在乎,其实是刻意不去在乎。

因为害怕受伤,早早在情感上回避了,就不会承受失去的痛苦。

不管是表现出焦虑还是回避,都说明内心缺乏安全感,将爱视为一件危险的事情。

在这里,人和宠物的关系会成为一面镜子——

照出我们在依恋关系这个议题上,可能存在着什么样的困难,有着什么样的阻碍和未解的情结。

没有勇气爱一个人时

不妨先练习如何去爱宠物

也许在和人的亲密关系里,我们还没有太多勇气去爱,也没有太多机会试错。

但是在与宠物的亲密关系里,我们有大把时间。

宠物远比人类耐心,也远比人类所想的更灵。

当你还无法毫无保留爱一个人时,可以先试着爱宠物,建立和宠物的安全依恋,等到想要安全地去爱一个人时,就会少去某些阻碍。

我总结了两个关键,供你参考:

1. 去看见宠物对你无条件的爱

当看到宠物如何以你为世界中心,如何积极关注你和爱你,

我们内心深处那些由不安全感和防备构建的坚冰自然会被融化。

这里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刚恋爱时,我内心很缺乏安全感。

男友养了一只狗,我不太喜欢狗,所以每次见到狗都很冷淡。

后来我们生活在一起,狗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开始我会抱怨狗太麻烦,但是没想到,现在的我已经把它当“儿子”。

这个转变是因为我确认了它非常爱我——

它总是会在我回家时,第一时间跳到我身上;

只要我在家,它每次睡觉,都不是熟睡,我一起身,它会立马跳起跟上;

它不曾记恨我对它的冷淡,也没有放弃爱和取悦我,即使我是铁人,也会被打动。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谈爱色变的人。

养狗的麻烦,也变成一种甜蜜的负担,虽然每天工作很晚还要遛狗时也会唠叨几句,但心里是甘愿的。

因此,当我们敞开自己去看到宠物对自己的爱时,就会发现:

爱没有那么危险,反而是自己渴望的且可以给予的东西。

2. 多陪宠物虚度时光

这句话听着奇怪,却有用。

与宠物相处的时光永远不会荒废,因为宠物不仅是我们的治愈来源,也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波德莱尔说:“从猫的眼睛里可以读取时间。”

我想说:养一只猫,学会与时间共处的悠然自得,而不是跟时间赛跑。

养过猫的人可能深有体会,猫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不会迁就主人,也不会被主子干扰。

天要塌下来,它们也要睡个懒觉,再晒会太阳发个呆。

而人啊,每天为目标奔忙,追着时间跑。也许在外在得到很多,却丢了享受生活的智慧。

每次我很焦虑时,我都会停下来撸猫,陪它们嬉戏,或者只是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然后心很快就可以安定下来。

猫咪们成了我内心的充电宝。

在它们身上充的电越多,我对它们的爱就越深,对生活的热爱也越深。

因此,别吝啬和宠物呆在一起“虚度”时光,这些时光,对我们的治愈也许超过完成一个个目标。

写在最后

很多家里养宠物的朋友,都会不约而同聊到一个治愈瞬间——

当一身疲惫回到家里,刚开门,就发现猫咪/狗子早早已在门口等着;

人一边脱鞋一边跟围着自己的宠物聊几句,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好像就是会回应你一样。

这会儿,心里是一种被「完全填满」的感觉。

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宠物不仅为主人提供了情感上的亲近感,也经常被视为安慰来源。

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基地,让主人可以更自信地探索世界。

我始终相信,当我们能够从与宠物的关系里获得治愈时,

也会更多的勇气和信心,去爱人,去爱生活,去爱这个世界。

希望你也体验到。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