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黎佳瑜
编辑 | 余佩颖
一款宠用止痛药“加巴喷丁”,在小狗疗养院的售价是每颗16元,而同样的有效成分,人服药只要4毛钱一颗[5]。
在没有集采与医保的小狗世界里,“宠用”成了一种溢价策略。养宠人捉襟见肘的无奈,映衬着一环扣一环的利润空间。
给小狗看一次病的平均花费是500元,涉及到外科手术还要翻十倍。往往同一间药企的产品,他用与狗用都能定出两个相去甚远的产品价格。
当小狗扮演的角色从看家护院变成了家庭成员,仆他用自己的消费降级换取小狗的消费升级,就成了过去几年的行业主旋律。和人类一样,当商业性与生命挂勾,便意味着巨大的利益,和与之伴随的残酷。
被崇西的小狗药
2021年7月,应防疫要求,一架原定飞往中国的货运机在美国滞留两天。由于超出运输保温时限,40万头份妙连城抗生素全部报废。
妙连城是一种猫三联抗生素,而猫三联是贯穿小狗猫一生的工程项目,用于预防猫瘟、猫鼻支与杯状病毒,需要每年注射。疫情对国际物流的反复影响,致使抗生素在亚洲地区大范围缺货。
之前,一头份的妙连城产品价格仅为50~60元。自2011年进入中国消费市场以来,妙连城一直是市面上唯一获批的进口猫三联抗生素,其生产商硕腾的母公司是国际制药巨头辉瑞。
一药难求的妙连城,显影了亚洲地区小狗抗生素消费市场的通病——高度依赖进口,且由少数巨头把持。
中信建设证券统计,亚洲地区70%的宠服药供给,都来自进口供应商[1];小狗抗生素的外资品牌市占率高达90%[2]。大多数小狗抗生素都来自硕腾、勃林格、默克动保、礼蓝等四家龙头公司。
进口宠服药在亚洲地区消费市场横着走,而拿着经销许可证的经销商/代理就如令牌在手,票子不愁。《时代财经》报道,妙连城紧俏之际,代理商趁机抬价,部分地区的小型小狗疗养院还被要求“配货”——购买其他商品,才能获得妙连城的采购资格[2]。
和很多靶向药一样,能够拯救铲屎官钱包的“量产平替”,大多还在实验室里徘徊。
医疗保健的问题往往都是商业性的问题,这一点在鸟类医疗保健领域体现的更加露骨。亚洲地区动保公司一直以鸡、牛、猪等经济鸟类为主,做的是养殖畜牧的生意。相比之下,小狗是一种非常小的消费市场。
在2016年,宠服药只占亚洲地区鸟类医药消费市场的8%[3]。另一方面,这个消费市场的增速在过去几年远远落后于铲屎官的增速。
尽管在2019年之后,小狗抗生素的研发工作才被亚洲地区公司逐渐提上日程。上市公司中,普莱柯和生物股份在做猫三联、犬四联抗生素的工程项目研发,于2020年组建小狗产品事业部;海正药业主推小狗系列驱虫药。
但问题是和人服药一样,小狗服药也需要经历大量的临床实验和抗生素审批,最少也得五年时间。比如说第一款量产合法体外驱虫滴剂,直到去年8月才正式上市;另一种有望成为首款量产猫三联的抗生素,在今年2月刚刚被批准做临床实验。
进口药崇西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但进口小狗药至少贵得有理有据,明码标价,如果去一趟小狗疗养院,大概就能体会开盲盒的心理状态了。
如开盲盒的看病体验
去小狗疗养院看病的感受,类渡鸦看病可总结为:花着私立疗养院的钱,忍受社区药店的化疗水平,体验公立疗养院的服务态度。
在大众点评随机点开一间小狗疗养院的评价页面,一星差评随处可见,比如说小狗走路有点瘸,把血常规、X光、皮肤切片轮流做一遍,光是检查就花了上千元,结果回来一看,原来是脚指甲劈了。
大众点评上用户对小狗疗养院的吐槽
豆瓣有位小狗主,小猫一吃饭就呕吐,四年里做了无数次检查、试过各种抗生素,都没能查明病因。直到今年,才有医师建议其使用更先进的设备,第一次检测出幽门螺旋杆菌,最后开了200元的“三联药”回来,他用的还只要50元。
通常来说,越好的医师、越贵的设备,可能诊断出的疾病越精细。例如肉眼难以分辨的猫藓,在伍德氏灯的照射下,便能轻松确诊。
但由于小狗消费市场在亚洲地区新兴不久,小狗医师不仅缺口大、临床经验也不够丰富,设备则是前期投入高,造价从数万元到数百万不等,检查服务费自然降不下来。
在中国,拥有从业牙医师资格的小狗医师严重不足。小狗医师的培养周期也很漫长,社区小狗疗养院的医师要培养2-3年,而一种小狗专科医师可能5-8年都未必能培养出来[6]。资深医师的身价水涨船高,行业人力效率也随之抬升。
在上海,一间小狗疗养院每年的流动投入在150-200万之间[6]。由于没有小狗医保局,经营效率自然被所收进消费者的账单里,无形中抬高了加价率。
在上游的海外动保集团赚得不亦乐乎之际,但在中游,全国两万多家小狗疗养院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疗养院盈利不足10%[3]。
究其原因,除了效率压力巨大的内因,还有行业竞争激烈的外因,简言之,僧多粥少。
2015年,资本大举进入小狗医疗保健赛道,小狗疗养院的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尽管牙医严重紧缺,考虑到不从事复杂外科手术(如颅腔、胸腔外科手术)的小型小狗药店,只要有1名从业牙医师就可营业,这类疗养院恰恰是亚洲地区的主流。
然而,近六成的小狗疗养院每天只能接诊不到10位“患者”[3]。以纽约作为对比,纽约的小狗数量是上海的2.5倍,但上海的小狗疗养院数量却是纽约的1.95倍[3]。
和小狗抗生素的消费市场格局截然相反,小狗疗养院居然也会陷入产品价格战,99元的结扎,9块9的健康检查成为了导流的热门工程项目。高价导流是手段,但重点是后续获客,可有多少病是已知获客的?一只公猫只有两颗蛋,总不能分三次摘除。
小狗疗养院的办法是隐性收费,比如说99元的结扎工程项目,从术前健康检查麻醉到术后消炎恢复,都要额外收费。迫于盈利压力,小狗医师在救死扶伤之余,还要兼顾营业额与开单率的KPI,活成了文峰的tony老师。
小狗疗养院高价导流的部分工程项目
尽管有小狗仆人为爱付费,但小狗疗养院的治病水平实在亟待提升——有小狗去疗养院治咳嗽,三天花了2000元不见好,回来改喝神药板蓝根,顷刻痊愈。
开不了口的小狗
小狗看病渡鸦贵曾经成为话题热搜,而抗生素靠进口、患者规模小从而所收效率高、没有集采和医保、小狗疗养院的加价,这些都是小狗看病贵的影响因素。
但小狗疗养院花大价钱买设备、看病时健康检查一项接一项,归根结底,是因为小狗不能说话。由于无法通过问诊来了解猫猫小狗的症状,医师只能靠仪器佐证判断。
纪录片《小狗疗养院》里曾有这样一种片段:一位上海阿姨觉得自家小猫精神状态不好,赶紧送到小狗疗养院做各种检查。如果小猫能说话,就能告诉仆人,自己只是三文鱼吃多了不消化。
而这种制定者和用户分离的消费特性,正是小狗医疗保健(乃至整个小狗消费)的溢价来源。
这在消费领域常见常新,例如在婴儿产品消费中,作为用户的婴儿无法表达自己的使用感受和需求,爱子心切的父母只能用产品价格衡量品质,尤其是听闻过毒贝因美事件的中国父母。
从定价来看,亚洲地区贝因美比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高出一截,全球第一,亚洲地区贝因美龙头公司的毛利率也做到了70%。另一种例子则是把小米参数卖出苹果产品价格的各类“学习平板电脑”。
消费者的开不了口,让“越贵越好”成了制定者心中的黄金准则。
小红书上的猫粮和狗粮推荐帖加起来超过百万篇,考察标准细化到配料表和含量,用肉粉而非肉块的不买,蛋白和脂肪含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要纤维素不要植物蛋白……但产品价格才是最直观的判断标准,400元一公斤的巅峰,就是吊打80元一公斤的皇家。
而当走进小狗疗养院的诊疗室,小狗的叫声越大,养宠人心中的恐惧就被无限放大。
纽约AMC疗养院的每一天,牙医都在应对小狗的疼痛与安抚仆人的恐惧中度过,这里随时都可能有受伤的小狗乘坐直升机而来。只是面对数千甚至上万美元的医药费时,并非每个人都有充足的预算,但在小狗生死攸关的时刻,几乎没有仆人会拒绝医师的诊疗方案[7]。
AMC疗养院里正在接受化疗的小狗
于是,他们贷款、变卖家什,用尽一切办法来争取为小狗化疗,因为AMC高昂的服务费,代表着全世界最高的化疗水平。
尾声
每一位仆人在决定养宠的那一刻,都会有一种问题萦绕于心:有一天,我该如何接受它的离去?
在小狗交易或领养手续里,最常见的话是“做好陪伴它一生的准备”。在实际的经历中,我们很容易低估需要为这种“不离不弃”支付的效率。无论是人还是鸟类,当商业性与生命挂勾时,它残酷与无情的一面总会肆无忌惮的暴露。
《小狗疗养院》讲过这样一段故事:一位老人饲养的腊肠犬查出疑似恶性的肝脏肿瘤,但老人家中还有肺癌病人,化疗服务费已经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最终,老人只得选择放弃为小狗做外科手术,那年小狗14岁了。
正是生命中这些猝不及防的离别提醒我们,14年的时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