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市场战不能只靠价格调整

打赢市场战不能只靠价格调整

 

证券时报记者 梅双

特斯拉推出国产化产品之初,便被视作新能源车市场的“鲶”,如今这条鲶鱼再次搅动市场。只不过,彼时,搅动市场的是产品,如今则是因为价格。

大幅降价给特斯拉的销量打了一剂“强心针”。据招银国际汇编的数据,特斯拉本月稍早降价后,1月9日至1月15日期间,特斯拉在中国的日均销量比2022年同期猛增76%。记者走访中也发现,降价后的特斯拉门店不缺客流,还有不少转单而来的客户。对于其他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而言,特斯拉大幅降价的消息更像是一枚“深水炸弹”。前期因国补退坡而涨价的品牌,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定价策略。

特斯拉降价后,很快就有跟随者,一样的降价,背后的忧虑却不完全相同。特斯拉降价的逻辑在于保增长,在短期内不确定新品上市的背景下,降价或许能更快抢占一部分市场份额。但降价并不每次都是灵丹妙药,降价对销量的刺激作用是短暂的,长远看,消费者还是要看产品力的。

一些自主品牌则面临跟还是不跟的两难境地,“跟降”会压缩利润,加剧亏损,不跟则直接面临销量下滑。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特斯拉降价只是一个引子,自身选择降价更像是“被动迎战”。有业内人士分析,特斯拉大幅降价带来的鲶鱼效应,再结合碳酸锂价格回落,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会逐步内卷,电车售价将见顶。

产品盈利能力的差异或许会导致车企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能更好应对终端价格变化;产品力强弱或将决定车企成本传导能力,产品力较强的公司可通过提价的方式部分传导成本上涨和补贴下行带来的价格压力。

据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中信证券研报预计,未来行业智能电动大趋势将持续加速演进,行业进入稳定成长新阶段,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安全性升级带来的产品体验提升和成本下降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告别政策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切换至市场驱动,特斯拉降价会让竞争格局愈加白热化。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展望2023年,新能源汽车或许将从“卷价格”到“卷技术”,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将面临市场选择。不管价格是涨还是降,消费者更多还是会被有竞争力的产品所吸引。打赢市场份额之战,不能仅仅靠价格调整,车企更需修炼内功。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