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实例苏里南红尾蚺。
2015年巴西一条4.2米长的绿水蚺捕杀并吞食了一只42公斤的美洲狮。这个案例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物种存续委员会(SSC)猫科动物专家组发表在CAT news上苏里南红尾蚺,名为《Predation of an adult puma by an anaconda in south eastern Brazil》(巴西东南部一条水蚺捕食成年美洲狮)。以下部分来自对该文章的翻译。
2015年苏里南红尾蚺,巴西圣保罗州西北部,研究者为了评估普罗米桑水电站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就以当地顶级掠食动物美洲狮为研究对象,他们在7月5日捉到了一只雌性美洲狮,年龄约4-5岁,体重42公斤,身体健康,给它戴了个GPS项圈就放生了。
之后几个月研究者一直在追踪美洲狮的信号苏里南红尾蚺,但在10月8日项圈突然停止发送信号,在与制造商讨论并测试其电压以排除可能的暂时故障后,研究者就根据最后反馈的坐标搜寻美洲狮,在10月24日找地该地,发现信号来自一条沟渠。他们推测是有人猎杀了这只美洲狮,把项圈扔在水里,就进去寻找。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浅水区发现了一条绿水蚺,腹部很鼓,很明显是它吞掉了美洲狮,事后测量这条绿水蚺长4.20米,重94公斤(包括肚子里的美洲狮)。
研究者需要恢复无线电项圈,所以他们捕获了这条水蚺,用一根绳子把绿水蚺套住抬到一辆皮卡上,整个过程用了15分钟,绿水蚺异常冷静,但是几分钟突然死亡苏里南红尾蚺。他们把水蚺带到动物公园由兽医进行尸检。根据尸检报告,诊断为肺淤血伴寄生虫、口腔坏死、肝破裂引起的损伤和肠道寄生绦虫感染。很明显,这条水蚺之所以很容易被捕获,是因为它身体极度虚弱,已经奄奄一息了。
对尸体的检查显示有多处受伤,大部分是在与美洲狮搏斗时造成的,比如头部、口腔、背部和尾部有几处爪和牙齿造成的伤害。有趣的是,这条绿水蚺的尾巴缺失了一截,伤口已经完全愈合,是在之前的事件中缺失的,与美洲狮无关。由于这根残缺的尾巴上有几处新鲜的爪印和齿印,研究者推测美洲狮在搏斗中误认为这是蛇头,对其进行攻击,从而分散了注意力,被绿水蚺绞住杀死后吞食。
这是第一次记录到绿水蚺捕食像美洲狮这样的顶级掠食动物。
萨尔瓦多红尾蚺,养殖有什么技巧吗?
成功的饲养一条红尾蚺的关键在于:
1 喂食不可过量,约8分饱即可。
2 幼体时把玩时间不可过长,切忌于喂食后把玩。
3 养殖笼内须置一足以能容纳整条红尾蚺浸入之水盒,用途为
a 供红尾蚺饮水用。
b 供红尾蚺调节体内体温。
c 清洁身体易于脱皮。
d 使寄生虫难以在蛇体生存。
e 利于排便等………
4 养殖箱内与底部垫材之清洁。
5 饲养温度白天30度,加温区约35度,夜间可降低至25度亦可忍受到20度,但最好保持28度以上。
尽量避免底部垫材,建议使用核桃木碎屑,因此材质具有绝佳的除臭性与排水性,为笔者用过最好的底部垫材。
每星期最应清洁其笼舍内粪便一至二次,供应干净的饮水等。
红尾蚺的食物幼体以小白鼠喂食,待其尺寸长大后改以兔子,小鸡等。
刚出生至90cm左右之红尾蚺约5~7天喂食1次,1至2只小白鼠。90cm~180cm左右之个体约每星期一次,喂食2~3只较大之小白鼠,180cm上之红尾蚺约10天喂食一次,1~2只兔子或小鸡。
依以上建议的饲养方法,大约满三岁的红尾蚺即可开始用来繁殖,最小的繁殖体型要求哥伦比亚种红尾蚺建议约150cm以上,母体180cm以上;而盖亚那红尾蚺与苏里南红尾蚺则最少足180cm以上,因此两品种较大型。一般繁殖红尾蚺应给予一段低温期时间约2~3个月,台湾适合从10月到隔年4~5月均可进行,这个重要的低温期,白天约27度而晚上温降至18度左右,在此低温期,红尾蚺是不进食的。
此段时间应特别注意其健康状况,一有问题即应回复平常温度饲养,否则会有病变的危险甚至死亡。尺寸不足状况不理想的个体是不适合进行繁殖的,台湾冬天夜间寒流来时应使用加温设备增加温度到以上之理想低温期之温度。
繁殖期间注意事项:
红尾蚺于低温期进行交配,需注意温期及后温暖期,对红尾蚺进行规律喷水雾,增加湿度有助于雌雄红尾蚺之体味播散。
多数雌红尾蚺于发情成熟期间下腹部呈现肿大现象,此为雌红尾蚺体内卵子成熟的结果,亦为交配时机重要依据,红尾蚺怀孕期因各种因素不同从120天~300天不等,此时期内雌性红尾蚺不进食亦有进食者,依个体因素而不定期喂饲,无需担心,怀孕期照顾雌红尾蚺时需注意加温石,表面温度调至35度供给其身体正常新陈代谢,依尺寸之大小母红尾蚺一胎约可生10~55只,小红尾蚺幼体与成体应立即分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