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疾病的防范与治疗方法



  狂犬病

狂犬病,人和各种动物都可感染,其病原是狂犬病病毒。患病的藏獒主要表现为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狂犬病病毒主

 

  狂犬病

狂犬病,人和各种动物都可感染,其病原是狂犬病病毒。患病的藏獒主要表现为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藏獒的脑组织及脊髓中,病犬的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向体外排出。病犬出现临床症状前的10~15天,至症状消失后的6~7个月内,唾液中都可可能会含有病毒。

  诊断要点:

⑴流行特点,本病通常以散发的形式,即发生单个病例为多,大多数患病藏獒都有被疯病动物咬伤的病史,一般春夏发病较多,且与犬的性活动有关。

⑵临床特征,病犬表现为狂暴不安和意识紊乱。病初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举动反常,如不听呼唤,喜藏暗处,出现异常的嗜好,好食碎石、木块、泥土等物,病犬常以舌舔咬伤处。不久,即狂暴不安,攻击人畜,常无目的地奔走。外观病犬逐渐消瘦,下颌下垂,尾下垂并夹于两后肢之间。声音嘶哑,流涎增多,吞咽困难。后期,会出现麻痹的症状,行走困难,最后造成全身衰竭。

防治措施:

⑴家养的藏獒,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犬的用量是:体重4千克以下的3毫升,4千克以上的5毫升。接种疫苗的藏獒可获半年的免疫期。另一种疫苗是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使用前,应以灭菌的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按瓶签规定的量稀释,摇匀后,不论大小,所有犬只一律皮下或肌内注射五毫升,可获1年的免疫期。但此两种疫苗对体弱、临产或产后的母犬及幼龄犬都不宜注射。

⑵对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犬应立即扑杀,不宜治疗,尸体应深埋。对刚被咬伤的犬,要及时治疗。其治疗效果取决于治疗的时间及对局部地处理是否彻底。在咬伤的当时,先让局部出血,再用肥皂水充分冲洗创口,以排除局部组织内的病毒,后用0.1%升汞液或酒精、碘酒等处理。如有狂犬病免疫血清,在创伤的四周围分点注射(用量为每千克体重按0.5毫升计算,最好在咬伤后72小时内注完)更好。如无血清,应及时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传染性肝炎

本病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岁以内的幼年藏獒,常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在临床上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严重。本病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犬病。病初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犬的血液中,以后在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中都有大量病毒,并排出体外,污染外界环境。病愈后还可从尿中排毒达6~9个月之久。因此,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传染源。健康的藏獒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经胎盘传染。该病毒抵抗力相当强,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在土壤中经10~14天仍有致病力,在犬窝中也能存活较长时间,但加热能很快将病毒杀死。

  诊断要点:

  ⑴流行特点,犬只不分品种、性别、季节都可发生,但以1岁以内的幼犬和冬季多见

⑵临床特征,初期症状与犬瘟热很相似。病犬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渴欲明显增加,甚至出现两前肢浸入水中狂饮,这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病犬体温升高达40℃以上,并持续4~6天。呕吐与腹泻较常见,若呕吐物和粪便中带有血液,多预后不良。多数病犬剑状软骨部有痛感。急性症状消失后7~10天,部分犬的角膜混浊,呈白色乃至蓝白色角膜田,数日后即可消失。齿龈有出血点。该病虽叫肝炎,但很少出现黄疽。若无继发感染,常于数日内恢复正常。

防治措施:

  ⑴平时要搞好犬舍卫生,自繁自养,严禁与其他犬混养。

⑵尽早隔离病犬,并用高免血清或成年犬血清治疗,每天1次,每次10~30毫升。此外,每日应静脉注射50%莆萄糖液20~40毫升,维生素C 250毫克或三磷酸腺昔 15~20毫克,每日1次,连用3~5天。要节制饮水,可每2~3小时喂1次5%葡萄糖盐水。

⑶预防注射。对30~90日龄的犬接种3次,90日龄以上的藏獒接种疫苗2次,每次间隔2~4周。每次注射用量:五联苗为2毫升,二联苗为1毫升,可获1年的免疫期。1.5~2月龄的犬以15天的间隔接种2次灭活苗,每次1毫升,至少可获6月的免疫力,对犬只有良好的安全性,无任何局部或是全身反应。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