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起源于17世纪。最古雅别致的宠物犬之一。许多宠物都是因饲养地或繁衍发展的地方而得名,丹第丁蒙更犬却是以著名作家瓦尔德·斯科特爵士(alter Scott)的作品中的主角名字来命名的。早在1700年代,苏格兰和英格兰的交界地区饲养的丹第丁蒙梗犬,就因为它能够捕食水獭和獾而名声在外,从而成为独特的一个品种。据信是苏格兰梗和斯凯梗交配产生的品种。
原产地:
原产地英国。
性格:
独立、坚定、沉默、聪明。丹迪丁蒙梗是感情与高贵的结合,工作时执著而大胆。
FCI标准:
。强壮而柔韧的躯体和弯刀状的尾巴均覆以相当明显的双重被毛,各种犬均如此。
9千克。骨骼强壮,肌肉发育良好,但不粗糙。整体的匀称较单一的指标更重要。
出。眼睛睁大,直视前方,呈深褐色。黑眼圈。两耳位于颅骨后下方,间距较宽,下垂贴于两颊,皱褶旁有一轻微的投影。耳与基部同宽,下垂。前缘直线下垂后缘向下与前缘的间距逐渐变窄。耳的软骨和皮肤相当薄。耳长7.6—10.2厘米。两耳之间的颅骨宽阔,逐渐向眼变窄,后脑部也如此。前额呈半圆形。与颅骨相一致的是其颊部,也从耳向嘴逐渐变窄。嘴长而强壮。其长度约占颅骨的3/5。鼻子中等大小,呈黑色。唇和口内呈黑色。牙齿呈剪状咬合,而且强壮有力。幼犬的犬齿长。这类犬相互之间能够密切配合而使其具有强大的捕捉能力。上下颌备有6颗切齿,均匀分布。
胛部相当低,腰部微向下弯曲呈一适当弧度,从腰部的最高点向尾根部逐渐降低。脊柱两侧的肌肉发达。从颈后部到尾根部从外观上呈现出缓慢的下降。躯干长,强壮,柔韧性好。肋骨外展呈圆桶状,胸部发育健全。腹侧的曲线与背侧的相对应。尾长20.3~25.4厘米,根部及前10.2厘米相当粗,以后逐渐变细。尾巴微翘,呈弯刀状。只有兴奋时,尾巴才上翘与
身体呈直角。
角。臂部的长度约与肩的长度相等,肘部紧贴肋骨,可自由活动,前肢短小,肌肉发达,骨骼强壮,间距较宽。脚尖向前或稍向外展。从侧面看可见掌骨直立。罗圈腿和腿弯者次之。
开站立。大腿和小腿均呈圆桶状,肌肉发达,长度相当,膝部与体前躯成角。跖部自然降低,很少有掌骨与地面相垂直。
也可能根据其毛色而改变。趾甲为白色也可以。平足的犬较差。
硬。身体的被毛可通过修剪变短,由于躯体的被毛是由两种不同的被毛共同混合,所以像有淡淡的铅笔线一样的条纹。腹部被毛要较背部的柔软。
头部覆有非常柔软,像丝一般的毛发,越像丝者越佳。这样的毛发不仅局限于头顶,而且在耳背部、头部的皱褶、眼眶部也有。耳根位于距头顶5.1厘米处,细长的毛与顶部饰毛的颜色和纹理几近相问,使得耳表现出一个明显的耳尖。耳部的毛发短而柔软,如鹅绒般。周围的毛发与前肢的质地相同,嘴上方的毛发较短。鼻后部分的毛发较稀,长约2.5厘米。前肢的饰毛约5.1厘米长,与嘴边的质地相同。后腿的毛发也有相同的质地但丛毛相当少。尾部背侧的毛较躯干的毛为硬,腹部柔软的饰毛约为5.1厘米长,向背部逐渐变短,呈弯刀状。修剪过的毛发最好体现出整体的自然性,过度夸张的造型要差一些。
亮越好,腿和脚的毛发以黑褐色为主,但因其体色为深黑褐色到淡黄褐色而多变。暗黄色的从红褐色到淡黄褐色程度不同。顶部和耳部的饰毛为黄白色。腿和脚上的饰毛较头顶的深一些。
以上两种主要的颜色自肩部和臀部至脚逐渐变淡。腹部的被毛颜色较背侧淡。胡须的颜色较头顶的饰毛颜色深。耳部饰毛的颜色与躯干部的颜色一致。尾部背侧的毛较躯干部颜色深,但其腹侧的颜色却较浅,像脚上的颜色一样。胸部有白色的常见。
方式为飞奔样前进,后肢发力前肢着地。奔跑的时候腿与身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运步为僵硬的、夸张的、跳跃式的或波动样运步,以及缺乏后肢的推动是不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