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美国鸡饲料厂商普瑞纳转型做狗粮起算,养猫养狗就是要吃粮的观念逐步感染全球,基本成为一个“共识”。可近些年,不分国内外,喂猫、狗吃肉的呼声越来越大。“肉食动物该吃肉”这种反思+复古浪潮的起源在哪?
——答案就是新西兰与澳大利亚。
干粮是如何成为“正统“的,请看:这里
澳洲、新西兰在宠物饮食方面一直是个挺“奇葩”的地方。
澳洲泰斗级猫科专家Richard Malik在2007年回顾25年职业生涯,记录下了澳洲喂猫方式的变迁。历史上,作为畜牧业大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从50年代起就逐渐“全民生骨肉”,无论是猫是狗都吃生牛羊肉、内脏作为主食,60、70年代达到顶峰。
大洋彼岸的美国此时已经进入猫粮狗粮时代,一些医院都开始卖起了干粮。同一时期,而澳大利亚、新西兰兽医们的建议却是是“喂猫吃切碎的牛肉条,每磅牛肉加一茶勺碳酸钙”,”还得吃肝脏或者加维生素A“ 是不是神似咱们公众号倡导的喂食法?
时不时也会被喂袋鼠肉...
喂干粮的风潮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开始逐渐改变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养狗、养猫习惯。明显的变化到80年代末时逐渐显现。曾经猫甲亢几乎闻所未闻,尿路疾病并不算普遍,肥胖也不那么多见,干粮这种美式产物日趋受欢迎的同时,这些疾病似乎也日益多见。
正如澳大利亚首位猫科专家Dr.Vic Menrath所说 “大家很快会发现,如果你非要和大自然对着干,尤其是违背一个数千年来抗拒变化的物种的天性,肯定没好结果。”
商业产品的出现
同样是战后大发展,同样是追求方便快捷,美国由鸡饲料厂起头做起了膨化干粮;习惯喂宠物吃肉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同一时期走了另一条路线,制造出了全球市场上相对小众,但又生命力顽强的一类产品:肉卷。
60年代时,羊绦虫感染在新西兰依然猖獗,不少猫、狗因吃了被感染的羊肉而患病,这一现象更促成了商业产品的出现。
大约在1964年,新西兰出现了第一家专门生产猫、狗熟肉主食的厂商,Butch(BPF),开始大规模生产宠物专用的熟肉卷,是为肉卷始祖,这一做就是50多年;见证了猫粮、狗粮的崛起。又伴随新鲜饮食、喂肉习惯的复兴在新千年持续活跃。
这次我就来评测这位宠物食品活化石,新西兰Butch肉卷。
样品提供:上海布奇宠物食品
检测单位:华测
有一说一,优点缺陷我都会提及,不藏着掖着;附带检测数据+报告下载。
与我接洽的哥们其实算认识有一阵了,早在去年就找我想进行评测,但我一直持拒绝态度(如果你要我吹,那我能力不够)直到朋友家恰好买了,反映挺不错,这次再聊我也没拒绝。主要原因:“你客观评测就行了,有啥缺点就提。”
那我就不客气有话直说啦。
1 初见外观乍看之下非常像品质好的午餐肉,扎实,无汤汁、无胶块。有肉香味,但并不像罐头那样剧烈,不会一开就一屋子味儿。
这次总计拿到6个口味,适口性各有千秋。抽象点说,类似巅峰罐头——有的猫很喜欢,有的猫就是不想碰,大抵没有啥过分的风味剂/诱食剂。
存储方面,如果放室温下,这天气大约3、4天会变质,无法常温储存。相比罐头,这是个无法忽视的点。
一方面证实确实没啥防腐剂,另一方面提高了存储要求。如果置于冷藏室,那耐储性就非常惊人。因为使用了HPP(静态超高压)和巴氏杀菌,不拆封冷藏(不冷冻!)能放270天左右。拆开后能维持约3周以上保鲜(建议用送的盖子盖好,或者蒙保鲜膜)
体积也惊人
HPP是利用超强水压,在不用高温的前提下进行杀菌处理的技术,占了不少成本。结合肉卷本身烹煮用的是低温慢煮,厂商为了避免高温加工、避免蛋白质过度变性方面确实费了番心思。这也造成了价格上涨,算上常年活动的话,相当于18-19元一个200克的罐头。
第一印象总结:
工艺来看,非罐头也非普通熟自制,像二者综合的产物
设计为主食,配方原则上与生骨肉一致,可以摸得出细骨碎,预计矿物质主要来自打碎的带骨肉,
使用低温慢煮加工,蛋白质变性程度低,肠胃刺激少,理论上很合适容易软便的动物,尤其不耐受罐头的
无防腐剂,使用HPP与巴氏杀菌+冷藏保鲜,耐储性在鲜自制中算顶级,但不如罐头那般可以常温存放
通常维持冷藏,香味就不明显。并且作为一款宠物主食,似乎没放啥强力诱食剂,这是双刃剑,见仁见智。加少量温水、或者短暂微波加热可能好一些。
2 配方Butch肉卷有好几个版本与口味,猫狗通用的也有;这次参与送检的是两个猫专用口味,就针对这俩进行分析。
Butch肉卷的制造理念很独特,有非常多亮眼之处;比如HPP灭菌,全鲜肉、坚持以骨骼作为主要的钙磷来源,不进行过度添加,非常类似生骨肉。但配方方面不乏必须批评的地方。
PF5鸡牛混合口味
优点非常简洁的配方,鲜肉占了绝大部分,无副产品踪迹
没有稀奇古怪的蔬菜、益生菌、水果之类的玩意,就一个小于1%的椰子干
明确添加了Omega-3脂肪酸,据官网应是鱼油
疑问第三名是胶质混合不太好看,据官方数据,添加量为1%,最好能告知具体成分。
从检测报告与官网信息来看,钙、磷、镁来源应该是骨骼,估计鲜鸡带骨
Ginger Tom羊鸡口味
优点原料明确,肉类就是羊和鸡,无副产品
没有稀奇古怪的蔬菜、益生菌、水果之类的玩意,使用丝兰降低粪臭很聪明
明确添加了Omega-3脂肪酸
疑问主要原料看定位不低,2%的谷物和大米是为了提供纤维素?营养角度算无伤大雅,但作为猫家长其实不太乐意看到。
结合报告和官网信息,钙、磷、镁也是骨骼提供的,配方中没体现
3 检测报告蛋白质、脂肪、水分与纤维
送去测试的两款产品指标非常近似,中高水平的蛋白质,适中纤维含量,干物质含量大于罐头。脂肪水平高于猫粮,但和普通罐头差距不大,相当于一个脂含量7%的罐头。实际干物质脂肪含量29.5-29.8%
健康猫可以耐受,并无问题
幼年猫、哺乳期的猫很受用
急性胰腺炎愈后的猫不合适
如果猫年纪不大,那这种营养构成非常合适他们超高的热量需求,哺乳期、孕期母猫也是一个道理。假如猫身形胖,年纪大,喂食量就要好好看着点指导喂食量或者自己调整好。
钙磷比
厂商坚持要以骨骼作为最主要的钙磷来源(古典的生骨肉比例是7-10%骨,狗子可以15%),所以钙磷比正常的同时钙、磷含量却不低
这两款不太合适大于9岁的和慢性肾病的
其它
其它检测项目包括国标要求的水溶氯化物、黄曲霉毒素、牛磺酸、沙门氏菌等,没有检出异常。
5 最终印象?依旧觉得非常有亮点,可严格来说,又有地方希望厂商能改进:
优点:
配方简洁,没有副产品。多余的杂七杂八(蔬菜?水果?益生菌?)或者强力诱食成分也基本没有,
不是罐头,也不是熟自制,这类搭配HPP和低温慢煮的产品国内罕见,Butch填补了空白
很合适敏感肠胃的宠物,吃了罐头容易软便,或者没空自制,不太接受生骨肉的家庭
无防腐剂的同时,冷藏后极耐储存,类似产品必须冷冻才能达到类似效果
我认为的缺点:
估计制造商是生骨肉党出身,对使用天然骨骼有执念,使得总钙、总磷偏高,反而不合适年纪大(>9)的动物长期主食,患慢性肾病的也不合适。
配方详尽程度还有提高空间
如果可能的话:
希望在今后检测中纳入:淀粉含量、EPA、DHA、花生四烯酸、亚油酸、硫胺素、维生素E
本次检测报告下载:https://pan.baidu.com/s/1zMUqjcRgTtey6l6Dfx57PA 提取码: n1xc